{"M013_MemberCode":"pw-8a3c626c-e9ea-419a-bc39-03fe9f277981","M013_JoinTime":"\/Date(1601372878883)\/","M013_JudgerCode":"pw-8a3c626c-e9ea-419a-bc39-03fe9f277981","M013_Name":"陈百薰","M013_NameComplex":"陳百薰","M013_Intro":"陈百薰副教授为跨资讯及设计领域之实务研究人员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资讯工程博士 目前为南开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与设计系专任副教授、研发处产学合作组组长 曾任南开科技大学多媒体动画应用系主任与专任助理教授、资讯工程系专任助理教授 曾任南开科技大学秘书室综合业务组组长在2011年之前,于资讯工程系任职时,运用其资料库应用系统的建置能力以及配合配合南开科技大学福祉科技与照顾服务之重点发展特色,整合了Web资料库应用系统、无线感测技术于福祉相关产业,应用于长照机构之輪椅量测机制及膳食管理照护。 2011之后,为因应系科转型为多媒体动画应用系,积极培养自己于2D互动、3D互动(体感/AR/VR)、3D多媒体展示、3D列印之实务研究专长,致力与产业接轨,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型比赛、以及指导研究与实务兼具的硕士生。目前为108年度「应用动作捕捉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全彩粉末3D列印之训练与教学应用」科技部计画主持人,结合沉浸式虚拟实境、全彩粉末3D列印、3D动作捕捉之技术于教学上的应用研究。目前也为南开科技大学USR不老城计画,结合个人于资讯工程与3D设计的专长,设计老人福祉相关的辅具。除了研究与服务,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过3D动作捕捉及产品加值设计之产学合作,也与环鸿科技、哈玛星科技合作过2D动画、互动多媒体电子书等产学合作案。","M013_IntroComplex":"陳百薰副教授為跨資訊及設計領域之實務研究人員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博士  目前為南開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設計系專任副教授、研發處產學合作組組長  曾任南開科技大學多媒體動畫應用系主任與專任助理教授、資訊工程系專任助理教授  曾任南開科技大學秘書室綜合業務組組長 在2011年之前,於資訊工程系任職時,運用其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建置能力以及配合配合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照顧服務之重點發展特色,整合了Web資料庫應用系統、無線感測技術於福祉相關產業,應用於長照機構之輪椅量測機制及膳食管理照護。 2011之後,為因應系科轉型為多媒體動畫應用系,積極培養自己於2D互動、3D互動(體感/AR/VR)、3D多媒體展示、3D列印之實務研究專長,致力與產業接軌,並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型比賽、以及指導研究與實務兼具的碩士生。 目前為108年度「應用動作捕捉和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全彩粉末3D列印之訓練與教學應用」科技部計畫主持人,結合沈浸式虚擬實境、全彩粉末3D列印、3D動作捕捉之技術於教學上的應用研究。 目前也為南開科技大學USR不老城計畫,結合個人於資訊工程與3D設計的專長,設計老人福祉相關的輔具。除了研究與服務,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過3D動作捕捉及產品加值設計之產學合作,也與環鴻科技、哈瑪星科技合作過2D動畫、互動多媒體電子書等產學合作案。","M013_Pic":"http://vip.timesawards.com/upload/image/70951f6d-bfc4-4011-a4e4-1a13c5b3cbc3.jpg","M013_Job":"副教授","M013_JobComplex":"副教授","M013_Company":"南开科技大学 ","M013_CompanyComplex":"南開科技大學","M013_RoleStatusCode":"01","M013_JudgerClassCode":"M025Judgerofficial","M013_Source":"02","M013_UserType":"LS","M013_SexCode":"Girl","M013_Weixin":"","M013_Department":"文化創意與設計系","M013_Mobile":"","M013_Tel":"049-2563489 轉 1588","M013_Line":"","M013_Email":"bhc@mail.nkut.edu.tw","M013_Address":"","M013_CompanyType":"XSHXH","M013_Domain":"SJ","M013_PassWord":"","JSQ1":"","JSQ2":"01","JSQ3":null,"JSQ4":null,"JXQ1":null,"JXQ2":null,"JXQ3":null,"JXQ4":null,"JXQ5":null,"JXQ6":null,"JDQ1":"作品中能夠結合跨域的媒體創作,能帶給人耳目一新及佇足回首的體驗,例如與名畫的結合、與運動的結合、與故事的結合、與遊戲的結合、與語言文化的結合、與地方文化的結合、與歌曲的結合、與古人的結合等;而水果與角色IP的結合,也是一種趨勢,有角色,就可以帶出故事,會有延伸性及讓人想了解是否有下一步的思考。所以,跨域與IP創造,我覺得是趨勢。","JDQ2":"其實,有很多作品教令我印象深刻的。水果與棒球的結合,所下的SLOGAN與畫面,簡潔有力的表現出產地直送直達的概念,而且,棒球是台灣的國球,進一步隱形表現出台灣文化;以反面的文字來表現出正面的思考,也是印象深刻的,例如我很醜篇,不看外在要看內在,竟然有教育的意義;以古人的屈原、孔融來表現水果的鮮美,這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原來可以古今的結合,可以這麼詮釋水果。台灣學生的創造力,真的令人感動。","JDQ3":"得獎學生的創造歷程分享,多給學生舞台,讓他們直接分享。開一個像TED channel的頻道,讓學生們分享。對品牌也是有利的。","JDQ4":"有部分的作品是一系列的,雖然角色不太一樣,但其實是一系列的,可否放在一起評審,花太多時間在評審類似的作品,因為網路的速度並不是太快,有點浪費時間。而且,這樣的內容,很容易因為視覺疲乏而覺得沒有創意。","JDQ5":"一系列的作品就放一起吧,實在太累人了。","Status":1,"PrimaryKey":"pw-8a3c626c-e9ea-419a-bc39-03fe9f277981"}